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铁道车辆
英文名称:Rolling Stock
创办日期:1963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山东青岛
语种:中文
主编:冯勇
邮发代号:24-011
电话:0532-86083211 86083210
期刊网址:https://tdcl.cbpt.cnki.net/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8
高速车轮踏面凹磨评价指标研究
沈钢;宋瑞;孙丽霞;任利惠;张忠凯;我国高铁客运采用专线专车的方式,线路铺设养护精度较高,以保证车辆运行平稳,而轮轨横向晃动很小,车轮踏面容易发生局部区域的集中磨耗和共形磨耗,通常称之为凹磨。车轮踏面凹磨导致轮轨等效锥度变大,在局部线路廓形不良的路段容易产生车辆的高速蛇行失稳。针对车轮踏面凹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铁运维部门主要以测量轮对等效锥度的方法,并结合定期镟轮来解决,同时也对钢轨进行打磨处理,但运维成本较高。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文章对高速列车车轮踏面凹磨进行了整个镟修周期的测量,并基于测量廓形提出了整体斜度比、磨耗度和共性度的概念,通过多元回归算法提出了一种结合钢轨磨耗廓形的踏面凹度指标和算法,以期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轮轨在运维过程的经济性。
聚氨酯涂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令军;苏仰旋;熊伟;臧晨阳;徐东辉;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面临的局部高速冲击场景,开展了聚氨酯涂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抗硬物冲击损伤的数值仿真研究,通过对不同厚度聚氨酯涂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高速异物冲击研究,得到了聚氨酯涂层厚度与异物冲击速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冲击条件下聚氨酯涂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形貌、损伤面积、冲击力、侵彻深度、能量耗散分布等关键冲击指标,得到了在小能量异物高速冲击条件下,聚氨酯涂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显著增强。研究发现:在给定冲击能量下,当聚氨酯涂层厚度为2 mm、异物冲击速度为350 km/h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面积可以降低73.85%、冲击力下降18.05%、背板变形量降低5.16%。
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结构强度仿真及试验验证
李鹏航;王敬水;罗颖;阳光武;王明猛;以某型动车组列车的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箱体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在冲击载荷下的结构强度安全性问题。首先,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获取了箱体材料准确的材料参数。然后,依据GB/T 21563—2018标准规定的冲击工况激励(纵向5g、横向3g、垂向3g)对箱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对于仿真结果分别采用Tsai-Wu失效准则和最大应变准则进行了碳纤维失效评价。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样件开展了台架冲击试验,使用应变片和应变花测量箱体危险区域应变。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箱体的应变测量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仿真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强风沙环境下车窗破损对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
杜礼明;李墨;傅彩慧;苏杉;高速列车在大风沙尘地区行驶时,列车两侧的车窗可能会因大风沙的冲击而破裂,危及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建立了车窗破损的某型高速列车气动仿真模型,分析了在横风和风沙环境下列车运行的气动特征,并基于气动仿真结果,对车窗破损的列车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侧车窗玻璃破损相较于迎风侧车窗玻璃破损,车厢内外的压力和气流更趋于稳定;在风速和车速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列车车厢所受到的升力、横向力、倾覆力矩及其摇头力矩的瞬间变化值均增大;与单纯横风作用下的结果对比,大风沙尘环境下单侧车窗破损时,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和轮轨垂向力分别增大了50.0%、10.7%、15.1%和14.8%,与双侧车窗玻璃破碎时对比,其数值分别增大了40.0%、17.2%、12.6%、15.0%。列车在强风沙环境下单侧车窗破损后的安全性更差。
基于欧洲标准EN 15273的铁路货车动态限界计算方法研究
杨萧;翟鹏军;代鲁平;白从凯;车辆限界计算是出口欧洲铁路货车TSI认证的重要内容,其对保障铁路货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欧洲标准EN 15273规定的铁路货车动态限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满足EN 15273的铁路货车动态限界计算方法和流程,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货车动态限界计算。以某欧洲二轴货车为例,介绍其动态限界计算过程:首先确定铁路货车关键参数、尺寸参数和限界基准轮廓;然后明确动态限界计算缩减公式,计算不同位置“最恶劣条件”下的缩减量;最后对比货车尺寸参数和缩减限界轮廓,判定货车是否符合动态限界计算要求。结果表明:该动态限界计算方法和流程符合欧洲标准EN 15273的规定,满足TSI认证要求。对铁路货车动态限界计算方法的研究,可为出口欧洲铁路货车研发提供限界相关理论指导和依据。
铁路货车车体轻量化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
康兴东;王蒙;张俊林;宋晓磊;姜浩;刘晓刚;铁路货车轻量化是减少列车运行能耗、提升装备绿色属性的关键指标。轻量化复合材料则是实现货运车辆轻量设计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探究复合材料在国内外铁路货车方面的发展,文章明确了铁路车辆结构材料的要求,简述了复合材料的发展阶段、性能优势,以及铁路客车方面复合材料的研用概况,介绍了复合材料在敞车、漏斗车、罐车、平车、自翻车等多种货运车型上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复合材料在铁路货车应用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方法。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促进轻量化复合材料与铁路运输实现“双赢”,助力我国铁路货运车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高速动车组车窗玻璃裂纹失效机理研究及改进建议
段晓霞;殷忠晴;张劲松;曹永志;董伟力;郭云健;文章对某型号高速动车组近十年来运用修及高级修中出现的车窗玻璃无规则裂纹故障进行了统计,按照车窗类型、有无外物击打、具体开裂位置等方面,得出了裂纹主要失效形式和发生位置;通过微宏观观察、能谱分析、化学检测、应力测试等手段,对客室车窗内侧裂纹进行了失效机理研究,得出了引起车窗玻璃无规则裂纹失效的根本原因是过载断裂,加之玻璃内部存有颗粒物等制造缺陷,加速了车窗玻璃裂纹发生率;根据失效机理,设计制造新结构车窗玻璃,通过试装和验证,车窗玻璃裂纹年故障率由之前的最高10%降到2%以下,有效降低了车窗玻璃裂纹故障率;最后分别从设计、制造和检修多维度,提出了车窗玻璃改进措施和建议,从根源上提升车窗可靠性,保障动车组运行安全稳定。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集成设计
王延翠;王田农;迟鹏飞;田庆;闫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出行品质要求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运营效率的提升、系统可靠性的增强以及成本的有效控制等。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整合车辆与地面相关系统,打造更高效、更智能的运营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文章综述了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的概念、集成设计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的应用及验证结果表明,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成果显著。然而,系统发展面临技术标准统一、兼容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未来,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拓展,有望为城市轨道交通及智慧城市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田葆栓;简述了铁路重载运输和国际重载协会及重载会议的起源与发展,综述了世界铁路各国重载技术概况,并在编组数量、年运量、轴重、标准、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世界各国重载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应关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车辆在弹性轨道结构上的横向稳定性分析
王开云,翟婉明,蔡成标运用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 ,研究了车辆在弹性轨道上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问题。考虑轨道结构振动的影响 ,计算得出了车辆的实际临界速度 ,并与采用传统的车辆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临界速度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钢轨扣件横向刚度和阻尼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车辆系统线性和非线性临界速度的新方法
邬平波,曾京将车辆速度视为时间的慢变参数 ,提出了一种近似计算线性临界速度、非线性临界速度和极限环的数值方法 ,该方法亦可对机车车辆蛇行稳定性的滚动振动试验台试验起到指导作用。以一高速客车为应用实例 ,对其线性临界速度和非线性临界速度进行了参数研究
高速车辆大变形碰撞仿真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
谢素明,兆文忠,闫雪冬阐述了高速客车耐撞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对一具体车型进行了碰撞的模拟仿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车身主要吸能结构的变形规律 ,找出设计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综述
李芾;安琪;付茂海;黄运华;概述了国内外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历程、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转向架结构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提出了部分建议。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及运用研究
李芾,傅茂海概述了国外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经历、基本结构和采用的新技术 ,介绍了我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在吸取国外高速列车的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对我国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